炙法是中藥炮制學的重要內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如下:
將凈選或切制后的藥物,加入一定量的液體輔料拌炒的炮制方法稱炙法。根據(jù)所加輔料不同,分為酒炙、醋炙、鹽炙、姜炙、蜜炙和油炙6種方法。炙法均用液體輔料,鹽、生姜等需制成鹽水和姜汁方可應用,要求輔料滲入藥物內部,其加熱溫度比炒法低,多用文火,炒制時間較長,以藥物炒干為宜。
1、各類炙法的目的
(1)酒炙
①改變藥性,引藥上行:大黃、黃連、黃柏等。
②增強活血通絡作用:當歸、川芎、桑枝等。
③矯臭去腥:烏梢蛇、蘄蛇、紫河車等。
(2)醋炙
①引藥入肝,增強活血止痛作用:乳香、沒藥、三棱、莪術等,經(jīng)醋炙后可增強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等,經(jīng)醋炙后能增強疏肝止痛作用。醫(yī)學|教育網(wǎng)|
②降低毒性,緩和瀉下作用:大戟、甘遂、芫花、商陸等。
③矯臭矯味:五靈脂、乳香、沒藥等。
(3)鹽炙
①引藥下行,增強療效;
強補肝腎的作用:杜腫、巴戟天、韭菜子。
增強理氣療疝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
增強縮小便和固精作用:益智仁。
②增強滋陰降火作用:知母、黃柏等。
(4)姜炙
①制其寒性,增強和胃止嘔作用,如黃連姜炙可制其過于苦寒之性,免傷脾陽,并增強止嘔作用。姜炙竹茹則可增強止嘔功效。
②緩和對咽喉的刺激性,增強寬中和胃功效,如厚樸。
(5)蜜炙
①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百部、、枇杷葉、馬兜鈴、款冬花、紫菀、麻黃等。
②增強補脾益氣作用:黃芪、甘草、黨參等。
③緩和藥性:麻黃、桂枝、升麻等。
④矯味和消除副作用:馬兜鈴、百部等。
(6)油炙
①增強溫腎助陽作用:淫羊藿。
②利于粉碎:豹骨、三七、蛤蚧。
2、各類炙法的操作方法
(1)酒炙、醋炙、鹽炙、蜜炙的操作方法
酒炙、醋炙、鹽炙、蜜炙的操作方法均有兩種(先拌輔料后炒藥、先炒藥后加輔料)。第一種方法適用于一般性的藥材,需通過先加輔料拌勻悶潤的過程使液體輔料被藥物所吸盡,然后置鍋內炒至所需程度;第二種方法適用于特殊的藥物,需特別記憶。
①先炒藥后加酒。此法僅用于質地疏松且加酒后易發(fā)粘的藥物,如五靈脂。
②先炒藥后加醋。此法多用于樹脂類、動物糞便類藥物,如五靈脂、乳香、沒藥。
③先炒藥后加鹽水。用于含粘液質較多的藥物。如車前子、知母等。
④先炒藥后加蜜。用于藥物質地致密者,如百合。
(2)姜炙法的操作方法
①將藥物與一定量的姜汁拌勻,放置悶潤,使姜汁逐漸滲入藥物內部,然后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涼。
②將藥物與姜汁拌勻,待姜汁被吸盡后,進行干燥。
(3)油炙的操作方法
通常有油炒(如淫羊藿)、油炸(如豹骨、三七)和油脂涂酥烘烤(如蛤蚧)。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炙法的相關內容,更多關于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掃碼關注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