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烏梅丸的組方原理,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相關資料分享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希望對大家鞏固2020中藥學職稱知識點有所幫助!
【來源】《傷寒論》。
【組成】烏梅10~20g、細辛3~6g、干姜6~10g、黃連6~10g、當歸10~15g、附子10g、川椒6~10g、桂枝10~15g、人參10~15g、黃柏6~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二次。作九劑時可按古法制丸,或用現(xiàn)代方法煉蜜為丸。成人每次服20g左右,兒童酌減。
【功用】斂肺,澀腸,生津,安蛔。
【主治】用于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
【方解】
本方集干姜、附子、細辛、蜀椒辛溫驅寒,溫里溫下,以黃連、黃柏清在上之熱,另以人參、當歸補其氣血,桂枝降其沖氣。妙在主用烏梅漬之苦酒,大酸大斂,一方面有助人參、當歸以補虛,一方面有助黃連、黃柏以治泄,并還有以制辛、附、姜、椒的過于辛散。此是治半表半里虛寒證,為里虛寒自下迫、虛熱上浮、固脫止利的治劑。酸苦辛甘并用,亦驅蟲的妙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相關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中藥學職稱欄目!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