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胰島素/血漿氨基酸失衡學說:
胰島素、血漿氨基酸失衡學說(theory of insulin, plasma amino acid inbalance)正常血漿及腦內各種氨基酸的含量有適當的比例。近年來證實,肝臟受損害時,許多氨基酸的含量有變化,其中主要有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增多,支鏈氨基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減少。
肝功能不全時,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在肝內分解代謝發(fā)生障礙,致血液和腦組織內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增多。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則在腦組織內形成假性神經遞質。色氨酸則在腦組織內經色氨酸羥化酶和5-羥色氨酸脫羥酶的作用,生成過多的5-羥色胺。5-羥色胺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一個抑制性遞質,是去甲腎上腺素的拮抗物。腦中的5-羥色胺大量集中在腦干的中縫核(此神經核與睡眠有關),腦內5-羥色胺增高可引起睡眠,故認為它可能是引起肝性昏迷的一個重要原因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芳香族氨基酸為什么進入腦增多呢?目前認為芳香族氨基酸與支鏈氨基酸都是在正常pH下不電離的氨基酸,它們通過血腦屏障是由同一載體轉運的,因此它們之間有競爭作用。肝功能不全病人,血中支鏈氨基酸濃度降低,其競爭力量減弱,芳香族氨基酸爭得載體而入腦的機會就增多。
酪氨酸在腦內的濃度升高,使腦內對羥苯乙醇胺生成增多。苯丙氨酸的升高,使腦內苯乙醇胺生成增加,而且高濃度的苯丙氨酸對酪氨酸羥化酶有抑制作用,阻礙多巴和多巴胺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的生成,而有利于對羥苯乙醇胺的生成。
嚴重肝損害病人血中支鏈氨基酸為什么會降低呢?原因是血中胰島素濃度升高。正常胰島素在肝臟失活,一次循環(huán),門靜脈中的胰島素就可被肝臟清除40-50%.以此維持血中胰島素于一定水平。支鏈氨基酸的分解代謝主要在骨骼肌和腎臟等組織中進行,而肝臟處理支鏈氨基酸的能力極為有限。當肝功能受損時,血中島素因清除減少而增多。胰島素不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還能增加肌肉對支鏈氨基酸的攝取和分解,使血中支鏈氨基酸濃度降低。
肝功能不全,一方面由于芳香族氨基酸分解代謝障礙,使血漿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多;另一方面血中胰島素升高,使血液支鏈氨基酸含量減少,結果芳香族氨基酸進入腦組織增多,在腦組織內生成假性神經遞質和過多的5-羥色胺,兒茶酚胺生成減少和兒茶酚胺能神經元功能降低,而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這就是肝性腦病的胰島素、血漿氨基酸失衡學說的主要論點。
血漿氨基酸譜(plasma aminogram),除上述六種氨基酸有變化外,還有其他氨基酸的變化,如甲硫氨酸、門冬氨酸、谷氨酸含量增多等。
血漿氨基酸的變動不僅表現為氨基酸絕對值的變化,而且表現為氨基酸的克分子比率(molar ratio)的變化。正常人,(纈+亮+異亮)/(苯丙+酷氨酸)的平均克分子比率為3.0-3.5,而在有肝性腦病患者,其比率明顯降低,可降到1.0以下。若用中性氧基酸混合液將此比率矯正到3-3.5,則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可得到改善,神志恢復。無腦病的慢性肝病患者也有上述克分子比率的變化,因此,某些研究者試圖糾正血漿氨基酸比例來治療肝性腦病,例如輸注特制的氨基酸葡萄糖混合液,其中支鏈氨基酸含量高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低,使之有利于糾正已經失衡了的血漿氨基酸譜,以改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動物實驗證明,給肝昏迷動物輸注特制的氨基酸平衡液,使失衡的比值恢復正常,動物也隨之蘇醒。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