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壞死,臨床表現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電圖的改變。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側支循環(huán)尚未建立時,由于下述原因加重心肌缺血即可發(fā)生心肌梗塞。
一、冠狀動脈完全閉塞 病變血管粥樣斑塊內或內膜下出血,管腔內血栓形成或動脈持久性痙攣,使管腔發(fā)生完全的閉塞。
二、心排血量驟降 休克、脫水、出血、嚴重的心律失?;蛲饪剖中g等引起心排出量驟降,冠狀動脈灌流量嚴重不足。
三、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 重度體力勞動、情緒激動或血壓劇升時,左心室負荷劇增,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增加。
急性心肌梗塞亦可發(fā)生于無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冠狀動脈痙攣,也偶有由于冠狀動脈栓塞、炎癥、先天性畸形所致。
心肌梗塞后發(fā)生的嚴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均可使冠狀動脈灌流量進一步降低,心肌壞死范圍擴大。
一、梗塞先兆:多數病人于發(fā)病前數日可有前驅癥狀,心電圖檢查,可顯示ST段一時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顯倒置,此時應警惕病人近期內有發(fā)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二、癥狀:
(一)疼痛:為此病最突出的癥狀。發(fā)作多無明顯誘因,且常發(fā)作于安靜時,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較重,持續(xù)時間久,有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用硝酸甘油無效。病人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少數病人可無疼痛,起病即表現休克或急性肺水腫。
(二)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數小時至1周內發(fā)生。病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10.7Kp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壓降低而無其他表現者稱為低血壓狀態(tài)。休克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由于心肌遭受嚴重損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劇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劇烈胸痛引起神經反射性周圍血管擴張;此外,有因嘔吐、大汗、攝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約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見于起病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為最多見,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現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而猝死。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也不少見,室上性心律失常較少發(fā)生。前壁心肌梗塞易發(fā)生束支傳導阻滯,下壁心肌梗塞易發(fā)生房室傳導阻滯,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見于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梗塞后心臟收縮力顯著減弱且不協(xié)調,故在起病最初幾天易發(fā)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煩躁、不能平臥等癥狀。嚴重者發(fā)生急性肺水腫,可有紫紺及咯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開始即可出現右心衰竭。
(五)全身癥狀:有發(fā)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組織壞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內出現,體溫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持續(xù)約一周左右。
一、心電圖。
二、超聲心動圖。
三、放射性核素檢查。
四、血液檢查
原則是:保護和維持心臟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應,挽救瀕死心肌,縮小心肌梗塞范圍,及處理并發(fā)癥防止猝死。
一、監(jiān)護和一般治療:1、監(jiān)護。2、休息:臥床休息2周。3、吸氧。
二、對癥處理
三、挽救瀕死心肌、縮小梗塞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