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藥性 | 辛,熱。歸脾、胃經(jīng)。 |
功效 | 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
應(yīng)用 | 1.胃寒冷痛。本品辛散溫通,能散寒止痛,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藥,每與炮姜相須為用,如二姜丸(《和劑局方》);治胃寒肝郁,脘腹脹痛,多與香附合用,以疏肝解郁,散寒止痛,如良附丸(《良方集腋》);治卒心腹 絞痛如劇,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者,可與厚樸、當歸、桂心等同用,如高良姜湯(《千金方》)。 2.胃寒嘔吐:本品性熱,能溫散寒邪,和胃止嘔。治胃寒嘔吐,多與半夏、生姜等同用;治虛寒嘔吐,常與黨參、茯苓、白術(shù)等同用。 |
用法用量 | 煎服,3~6g。研末服,每次3g。 |
使用注意 | ? |
古籍摘要 | 1.《名醫(yī)別錄》:「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br /> 2.《本草匯言》:「高良姜,祛寒濕、溫脾胃之藥也。若老人脾腎虛寒,泄瀉自利, 婦人心胃暴痛,因氣怒、因寒痰者,此藥辛熱純陽,除一切沉寒痼冷,功與桂、附同等。茍非客寒犯胃,胃冷嘔逆,及傷生冷飲食,致成霍亂吐瀉者,不可輕用?!?/td> |
現(xiàn)代研究 | 1.化學成分:含揮發(fā)油0.5%~1.5%,油中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桂皮酸甲酯、丁香油酚、蒎烯、蓽澄茄烯及辛辣成分高良姜酚等。尚含黃酮類高良姜素、山柰素、山柰酚、槲皮素、異鼠李素等。 2.藥理作用:本品水提取物具有鎮(zhèn)痛抗炎作用,醚提物只有鎮(zhèn)痛作用,二者均能抗動物實驗性胃潰瘍的形成及蓖麻油引起的腹瀉,還能延長斷頭小鼠張口動作持續(xù)時間和氰化鉀中毒小鼠的存活時間;煎劑灌胃能升高犬胃液總酸排出量,興奮兔離體腸管運動,對抗因阿托品所致小鼠胃腸抑制後的墨汁推進率;采用體內(nèi)血栓形成法,給大鼠灌胃高良姜水提物或揮發(fā)油均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00%煎液對炭疽桿菌、α-或β-溶血性鏈球菌、白喉及類白喉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嗜氣菌皆有抗菌作用。 3.臨床研究:高良姜、制香附、元胡各30g ,姜半夏10g,共研末,每次3g,飯前溫開水送服。治療胃痛175例,其中虛寒型75例,肝氣犯胃100例,治愈135例,顯效27例,有效13例(四川中醫(yī),1983,6:12);良姜、黃芩、黃柏、乾姜各9g,附子8g,日一劑,早晚分服,6劑為1療程,治療復(fù)發(fā)性口腔潰瘍數(shù)百例,全部治愈(臨床醫(yī)學,1990,4:188);良姜、制川烏、制草烏各3g,北細辛2g,治蟲牙、風火牙痛83例,全部有效(四川中醫(yī),1992,7:50)。另有用高良姜治療心絞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