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腧穴十二經(jīng)腧穴分說

2012-08-23 14:36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一)手太陰肺經(jīng)

:

手太陰肺經(jīng),是十二經(jīng)脈循行開始之經(jīng),左右共22個腧穴。此經(jīng)主要病候為:胸肺部脹滿、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小便頻數(shù)或黃赤、缺盆及手臂內(nèi)側痛、手掌發(fā)熱、肩背痛或冷痛、外感風寒發(fā)熱。

1.中府

穴位: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門下1寸,距任脈6寸。取穴:仰臥,先定云門,后定本穴。即任脈華蓋穴旁開6寸處。

主治:咳嗽喘息、胸肋痛、肩背痛。針灸:針3~5分,灸3~7壯,不宜深刺。

穴名淺解:本穴原名“府中俞”“膺中俞”,后簡稱“中府”。手太陰經(jīng)起于中焦,肺臟處于胸中,為吐納內(nèi)外氣的府庫;且此穴為本經(jīng)的募穴,募者集也,是本經(jīng)經(jīng)氣聚集較多之處,故名為中府。備考:本穴是手足太陰兩經(jīng)之交會處?!栋僮C賦》:“胸滿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

2.云門

穴位:鎖骨外端下緣凹陷中。取穴:仰臥,在中府上1寸,與任脈璇璣穴相平,外開6寸處。

主治:同中府穴。針灸:同中府穴。

穴名淺解: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出天氣。”肺臟是臟腑之華蓋,象天。肺經(jīng)之氣聚于中府,從云門穴發(fā)出溫煦濡潤,如云之出天氣也,故名云門。

一說:肺居上焦,象天,病邪侵及肺臟,則上焦陰滯之氣盛,好似陰云布敷。若對云門穴或針或灸,則有疏散陰郁之功,故在臨床上常用治療肺氣壅滯,喘悶不暢的證候。備考:患癆瘵者,常在中府、云門穴有壓痛。

3.天府

穴位:腋下3寸內(nèi)廉赤白肉際。取穴:手掌向前、垂臂,當腋橫紋前端與尺澤穴成直線,適當乳頭相平處取之。

主治:氣喘、鼻衄、痛。針灸:以手平舉,針3~5分。

穴名淺解:肺居臟腑之上,故名之以天;府者聚也。肺經(jīng)經(jīng)氣出于云門,布入上肢,在天府穴小集。故名天府。備考:《百癥賦》:“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4.俠白

穴位:天府穴下1寸。取穴:從尺澤穴直上5寸取之(也要參考天府穴位)。

主治:咳嗽、煩滿。針灸:針3~5分,灸3~7壯。

穴名淺解:“俠”,古醫(yī)籍中與“挾”字通用。肺色白,兩臂下垂,此穴適值肺臟的兩旁,故名俠白。備考:《壽世保元》治赤白汗斑。

5.尺澤

穴位:肘窩橫紋中。取穴:仰掌微屈肘,于約紋上,沿大筋外側取之。

主治:咳嗽、胸脅脹潢、肘臂痛、小兒驚風。針灸:針3~5分。

穴名淺解:按骨度折量寸法,從腕橫紋到肘橫紋折量為一尺。尺澤穴恰值肘橫紋之赤白肉際,為手太陰肺經(jīng)的合穴。合象水之歸,水之所歸,大則為江海,小則為湖澤,況肺經(jīng)合穴,在五行屬水,故以尺澤命名。本穴為合屬水,又以“澤”名,故針刺用補法則益陰,用瀉法則息熱。備考:《通玄指要賦》:“尺澤去肘疼筋緊。”

6.孔最

穴位:前臂拇指側,去腕7寸。取穴:伸臂仰掌,從太淵穴直上7寸處取之。

主治:頭痛、咳嗽吐血、痔痛、肘臂厥痛、熱病汗不出。針灸:針3~7分,灸3~7壯。

穴名淺解:孔最,為肺經(jīng)的郄穴,“郄”者隙也。“孔”指孔竅,“最”當甚字解,兩字聯(lián)用,義為大孔竅;同時也含蓄著本穴有開瘀通竅的作用:故名。本穴為郄,郄穴多主急癥,如咳血、咽痛、痔痛等癥均可選用。備考

7.少商

穴位:手大指端內(nèi)側。取穴:大指內(nèi)側去爪甲角約一分許,赤白肉際取之。

主治:咽腫、鼻衄、昏迷。針灸:針1分。

穴名淺解:手太陰肺經(jīng)屬金,在音為商,在時為秋?!肚貑?middot;六元正紀大論》以“太”和“少”來分別五音的陽和陰。肺經(jīng)屬太陰,故以少商名之。本穴為肺經(jīng)的井穴,屬木,救急常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備考:商(商、傷也),其氣肅殺,故為通瘀解熱的要穴?!栋僮C賦》:“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

(二)手陽明大腸經(jīng)

:

手陽明大腸經(jīng),左右共40個腧穴。此經(jīng)主要病候為:喉痹、齒痛、鼻流清涕或衄血、肩以下本經(jīng)流注部位疼痛,邢氣盛則經(jīng)脈所過處熱腫,虛則憎寒怕冷。

1.商陽

穴位:手食指端的內(nèi)側。取穴:食指撓側去爪甲角約1分許,當赤白肉際。

主治:齒痛、喉痹、昏迷、手指麻木。針灸:針1分,針尖略向上方。

穴名淺解:大腸經(jīng)與肺經(jīng)均屬金,其音為商,于時為秋,具有清肅之氣。但由肺經(jīng)少商穴交傳而來,是從陰經(jīng)轉入陽經(jīng),故名為商陽。本穴為大腸經(jīng)的井穴,屬金,主治“心下滿”。備考:《百證賦》:“寒瘧兮,商陽太溪驗。”

2.二間

穴位:食指本節(jié)前內(nèi)側陷中。取穴:屈指,當食指本節(jié)前橫紋頭陷中,赤白肉際。

主治:鼻衄、齒痛、喉痹。針灸:針2~3分,灸3壯。

穴名淺解:“間”,當隔字解。本穴適當次指內(nèi)側,甲后第二節(jié)后(第二間隔),故名二間。本穴為大腸經(jīng)的滎穴,屬水,為本經(jīng)的子穴,凡本經(jīng)實證,宜用瀉法。備考:《通玄指要賦》:“目昏不見,二間宜取。”

3.三間

穴位:食指本節(jié)后內(nèi)側陷中。取穴:握拳,于本節(jié)后掌骨內(nèi)緣陷中取。

主治:喉痹、下齒痛、手指痛。針灸:針3~7分,灸3~5壯。五指盡痛,可針入1寸5分,名為透掌針。

穴名淺解:本穴適當次指內(nèi)側,甲后第三節(jié)后,故名為三間。本穴是大腸經(jīng)的俞穴,屬木。凡木旺火盛,灼爍金經(jīng)的疾患,均用瀉法。本穴一名小谷,二間穴一名間谷,均可為合谷穴的輔助穴。備考:《百證賦》:“目中漠漠,即尋攢竹三間。”

4.合谷

穴位: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取穴:拇、食兩指伸張,當?shù)谝?、二掌骨之間取之。

主治:頭痛、口眼 斜、鼻衄、齒痛、喉痛、多汗。針灸:針3~5分,灸3壯。孕婦忌用。

穴名淺解:穴在拇、食指兩歧骨間凹陷中,因以兩山間的谷地喻之,名為合谷。合谷穴稍外方赤白肉際,名為虎口(非合谷穴處),因而一般也常以虎口名代之。合谷穴為大腸經(jīng)的原穴,為經(jīng)氣聚集最深之點,《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此外,兩合谷穴與兩太沖穴,名為四關,為開瀉熱閉、氣郁、血瘀的名穴。備考:《百證賦》:“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四總穴歌》:“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5.陽溪

穴位:腕關節(jié)拇指側兩筋間。取穴:手掌側置,拇指翹起,當?shù)谝徽乒呛螅炷撮L、短肌、肌腱之間,深陷處取之。

主治:頭痛、齒痛、手腕痛。針灸:針3~4分,灸3~5壯。

穴名淺解:“”與“溪”字通,義指山間的水溝。凡經(jīng)氣循行到筋骨凹陷處,在腧穴多以溪、池、淵、海、泉、谷名之。本穴位于合谷后的凹陷中,又隸屬于手陽明經(jīng),故名為陽溪。本穴為大腸經(jīng)的經(jīng)穴,屬火,火盛者宜瀉之。常為合谷穴的輔助穴。備考:《百證賦》:“肩陽溪,消癮風之熱極。”

6.偏歷

 穴位:陽溪穴后3寸。取穴:肺經(jīng)列缺穴上1寸5分,略偏外側取之。

主治:目赤、鼻衄、肩臂痛。針灸:針3~4分,灸3~7壯。

穴名淺解:“偏”在此處其義為斜向,“歷”義為經(jīng)過。此穴為大腸經(jīng)的絡穴,經(jīng)氣循行到此處分出一支,斜向肺經(jīng)流動,故名偏歷。備考:《標幽賦》:“刺偏歷利小便,醫(yī)大人之水蠱。”

7.溫溜

穴位:陽溪穴后5寸。取穴:屈肘橫肱立拳(用力握緊),適當臂前肌肉隆起如蛇頭形之下端取之。

主治:頭痛、面腫、腸鳴腹痛、肩臂痛。針灸:針3~5分,灸3~7壯。

穴名淺解:“溫”義為暖煦,“溜”義為緩流。

本穴為大腸經(jīng)的郄穴,經(jīng)氣流動到此穴處,溫煦深聚,故稱溫溜。凡寒濕凝滯之證,本穴有溫通散寒祛濕的作用。用力握拳,本穴適當臂前肌肉隆起形似蛇頭處,故一名為蛇頭。備考:《百證賦》:“審他項強傷寒,溫溜期門而主之。”

8.下廉

 穴位:曲池穴下4寸。取穴:屈肘橫肱立拳,在曲池與溫溜穴成直線處取之。

主治:頭風、眩暈、肘臂痛等。針灸:針3~5分,灸3~7壯。

穴名淺解:“廉”當“隅”字,也當“棱”字解。穴在曲池下4寸。當屈肘握拳,肌內(nèi)棱起,形似菱角,穴在其下端,因名下廉。備考:《甲乙經(jīng)》:主溺勞、眼痛。

9.上廉

穴位:曲池穴下3寸。取穴:同上穴。

主治:頭風、半身不遂、腸鳴腹痛等。針灸:針5~8分,灸3~7壯。

穴名淺解:穴在曲池下3寸。屈肘握拳,肌肉棱起,形似菱角,穴在其上端,故名為上廉。備考:上下廉兩穴,均可作手三里的輔助穴。

10.手三里

 穴位:曲池穴下2寸。取穴:同上穴。

主治:齒痛、手臂麻木不仁、吐瀉等。針灸:針5~7分,灸3~7壯。

穴名淺解:《太素·五節(jié)刺》:“天容無過一里而止。”楊上善注:一里一寸也??磥?ldquo;里”字在此不是用以計算里程之“里”,而應以楊上善注積為依據(jù)。手三里穴的定位,醫(yī)籍多謂在曲池穴下2寸,今以“三里”命名,似有未合。若于肘穴向下量之,恰為3寸,從而可以試想,對此穴命名時,其量穴的起點,是有差異的。一說:“里”與“”通,手三里與足三里與體內(nèi)上、中、下三焦有關,故以“三里”標志之。備考:手足陽明經(jīng)的三里穴,古代針灸家常在臨床時上下配合應用,如《席弘賦》:“手足上下針三里,食癖氣塊憑此取。”《百證賦》:“且如兩臂頑麻,少海就傍于手三里”。

11.曲池

穴位:肘部外輔骨內(nèi),肘窩橫紋頭。取穴:屈肘橫肱立拳取之。

主治:半身不遂、月經(jīng)不通、瘰疬、癮疹等。針灸:針8~15寸,灸3~7壯。

穴名淺解:穴在肘骨曲角內(nèi)緣橫紋端,為大腸經(jīng)的合穴。經(jīng)氣循行到此,聚集深入,以水喻氣,故名為曲池。此穴屬土,為本經(jīng)的母穴,凡本經(jīng)虛證宜補之。備考:《玉龍賦》:“人中曲池,可治其痿傴。”

12.肘(應作肘)

 穴位:曲池穴斜外上一寸。取穴:屈肘橫肱,于大骨外緣取之。

主治:肘臂痛、攣急、麻木不仁。針灸:針5~8分,灸3~7壯。

穴名淺解:“”與“”,一般以為兩字通用,究其實兩字讀音相同而字義相異。“”當深空解,“”其義為髖?!都滓医?jīng)》原作“肘”,按穴名的竟義,應以《甲乙經(jīng)》為是。備考:肩、肘兩穴,其竅頗深,易受寒邪侵犯,但也是治療肩肘痛痹的要穴。

13.五里

穴位:曲池穴上3寸。取穴:屈肘橫肱,從曲池與肩穴直線處取。

主治:肘臂疼痛、瘰疬。針灸:灸7~15壯。

穴名淺解:一里為一寸,穴在天府下5寸(《素問·氣穴論》:“天府下五寸”),故名為五里。一說:“里”通“”,五里穴與五臟之氣相通,故古人常列為禁針,如《靈樞·玉版第六十》:“通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五臟之氣盡矣。”備考:《百證賦》:“五里臂,生疬瘡而能治。”應以灸治為主。

14.臂

 穴位:曲池穴上7寸。取穴:屈肘橫肱,于曲池穴與肩髃穴線上肉端取之。

主治:項強、瘰疬、臂痛。針灸:針3~5分,灸7壯。

穴名淺解:腕至肘稱臂,肘上肩下稱肱。肱與臂俗統(tǒng)稱為臂。臑,《禮記·少儀》:“太牢以牛丸肩,臂臑折九個。”注:“臂臑謂肩腳也。”一說:肩峰下之肉嫩軟,稱臑。穴置肩下肉端,故以臂臑稱之。此穴為手足太陽、陽維的會穴,凡由太陽經(jīng)傳來的陰寒之邪,導致肩臂疼痛者,針之良效。備考:《百證賦》:“五里臂臑,生疬瘡而能治。”

15.肩髃

穴位:肩端兩骨間陷中。取穴:舉臂時肩部出現(xiàn)前后兩個凹陷,于前一凹陷中取之。

主治:半身不遂。癮疹、肩臂痛。針灸:針6分至1寸5分,灸7~77壯。

穴名淺解:《醫(yī)學入門》:“髃,音禺,肩頭骨也。”穴在肩上髃骨凹陷處,故名為肩髃。此穴為手陽明、陽的會穴。備考:《玉龍賦》:“風濕傳于兩肩,肩髃可療。”

16.巨骨

穴位:肩上后側叉骨間。取穴:肩端上行,兩叉骨之間陷中取之。

主治:癭氣、瘰疬、肩臂不得屈伸。針灸:針4~7分,灸7~15壯。

穴名淺解:鎖骨,古稱巨骨。穴在鎖骨肩端與肩胛崗兩大骨接頭的凹陷處,以骨名代用為穴名。此穴為手陽明、脈的會穴。備考:《甲乙經(jīng)》:血瘀肩中痛不能動搖、巨骨主之。

17.天鼎

穴位:扶突穴下1寸。取穴:結喉旁開1寸5分為人迎穴,人迎穴后1寸5分為扶突穴,天鼎穴就在扶突穴下1寸取之。

 主治:喉痹、暴。針灸:針3~5分,灸3~5壯。

穴名淺解:鼎為古人的食器,其形上有兩耳,下有三足,與人之頭頸形狀相似。該穴適在頸部(頭頸在人體屬于天部),言鼎以象形,故以天鼎名之。備考:《百證賦》:“天鼎間使,失音囁嚅而休遲。”

18.扶突

穴位:天鼎穴上1寸。取穴:胃經(jīng)人迎穴后1寸5分取之。

主治:喉中痰鳴、暴。針灸:針3~5分,灸3~5壯。

穴名淺解:《禮記》投壺注:“鋪四指曰扶”,扶即現(xiàn)今的四橫指,約當同身寸的3寸。該穴在結喉突起旁3寸,故名扶突。備考:《甲乙經(jīng)》:咽喉鳴喝喘息,扶突主之。

19.禾髎

穴位:水溝旁5分。取穴:在鼻孔下,挾水溝旁取之。

主治:鼻塞不聞香臭、口噤、鼻瘡。針灸:針3分,不宜灸。

穴名淺解:“髎”,應改用,義為深空。禾,在秦漢以前皆指而粱言。人的鼻孔可以嗅谷氣,口咽能夠食五谷,該穴適當鼻孔下、口唇上,故以禾髎名之。備考:《靈光賦》:“兩鼻衄針禾髎。”20.迎香

穴位:鼻翼旁開5分。取穴:鼻翼溝根外端,鼻唇溝陷中取之。

主治:鼻衄、不聞香臭、多涕、口眼斜。針灸:針3分,不宜灸。

穴名淺解:迎接兩字為常用語,香,指氣味。此穴屬大腸經(jīng),與肺經(jīng)為表里。穴在鼻翼之旁,鼻司嗅,為肺竅,故以迎香名之。此穴為手,足陽明兩經(jīng)的會穴,凡鼻不聞香臭之癥,用之良效。備考:《玉龍賦》:“搐迎香于鼻內(nèi),消眼熱之紅。”《席弘賦》:“耳聾氣痞聽會針,迎香穴瀉功如神。”

(三)足陽明胃經(jīng)

足陽明胃經(jīng),左右共90穴。此經(jīng)主要病候為:腹脹、腹中雷鳴、水腫。胃熱則多食善饑,小便黃;胃寒則食少而脹。邪盛熱高則發(fā)狂,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鼻衄、口喎、唇疹、頸腫、喉痹、胸膺及下肢經(jīng)脈循行疼痛。

1.承泣

穴位:目下7分。取穴:正視時瞳孔直下,當下眼瞼下方靠骨邊取之。

主治:目痛多淚、雀目、目動。針灸:針4分,不宜灸。

穴名淺解:無聲垂淚渭之泣。該穴適當淚滴承受之處,故名為承泣,俗稱淚窩,與任脈承漿穴的命名意義相同。此穴為足陽明、陽屩、任脈之會。備考:《甲乙經(jīng)》:目不明淚出,遠視。

2.四白

穴位:目下一寸。取穴:適當承泣穴下3分,于顴骨孔處取之。

主治:目赤痛癢,目翳、眼瞼動。針灸:針2~3分,針尖向顴骨孔處,不宜深刺和灸。

穴名淺解:“四”,指上下左右;“白”,當明字解。該穴能消散目翳,療目赤痛癢,使眼目向上下左右視物,皆光明白潔,故名為四白。備考:《銅人》:治眼生白翳、目動不息。

3.巨髎

穴位:鼻孔旁8分。取穴:從四白穴直下,于鼻翼根旁開直瞳子取之。

主治:口眼斜、鼻衄齒痛、眼瞼動。針灸:針3~4分,灸3壯。

穴名淺解:“髎”應改作窌,義為深空。巨者大也。該穴適在顏面顴骨突起的斜下方,故名為巨窌。備考:《百證賦》:“胸膈停留瘀血,腎俞巨窌宜征。”

4.地倉

穴位:口角旁4分。取穴:平口角旁開4分取之。

主治:口眼喎斜、流涎。針灸:針3~7分(針尖斜向頰車穴),灸3~7壯。

穴名淺解:“倉”,《說文》:“谷藏也”。《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腸胃。”該穴適在口角旁,因名為地倉。此穴為手、足陽陰、陽屩之會。備考:《玉龍歌》:“口眼喎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連頰車。左瀉右依師正,右瀉左莫令斜。”《百征賦》:“頰車地倉穴,正喎于片時。”

5.大迎

穴位:曲頰前1寸3分。取穴:鼓起兩腮,在下頜骨邊緣出現(xiàn)一溝形,按之有動脈應手處是穴(取時避開動脈)。

主治:口喎、口噤、齒痛。針灸:針3分,灸3壯。

穴名淺解:“迎”,有合的含義,逆而就之,也謂之迎。《靈樞·熱病篇》:“臂陽明有入遍齒者,名曰大迎。”臂陽明,指的是手陽明經(jīng),而大迎穴屬于足陽明經(jīng)。足陽明經(jīng)在此穴處,迎手陽明經(jīng)會而合之,故稱為大迎。備考:《百證賦》:“目兮,顴窌大迎。”

6.頰車

穴位:耳下曲頰端陷中。取穴:以指按曲頰稍前上方陷中取之。如將牙齒用力咬緊,則按處立即彈起,壓之深部有痠感。

主治:口眼喎斜、牙痛、口噤。針灸:針4分(斜尖斜向地倉穴),灸~7壯。

穴名淺解:下牙床骨負載著牙齒,咬切咀嚼食物,其所以能張能合,一松一緊的動作,有賴下頜關節(jié)可以上下左右滑動,該部位古人稱之為車。由于該部位為兩頰肌肉包攏,故以頰車名之。備考:《玉龍賦》:“頰車地倉療口。

7.下關

穴位:當顴弓之下凹陷中。取穴:閉口取之,大開口則穴閉住。

主治:耳鳴耳痛、牙痛、口眼喎斜。針灸:針3分(直刺),不宜灸。

穴名淺解:穴在顴骨弓下,《甲乙經(jīng)》謂此穴“合口有孔,張口即閉”,為腭骨運動、牙齒開闔的機關,故稱為下關。此穴是足陽陰經(jīng)與少陽經(jīng)之會。備考:《銅人》:療聤耳,耳有膿汁出,牙車脫臼。

8.頭維

穴位:額角發(fā)際內(nèi)。取穴:從督脈神庭穴旁開4寸5分取之。

主治:頭痛、目痛。針灸:針3分(向上方沿皮刺)。禁灸。

穴名淺解:《素問·陰陽類論》謂:“三陽為經(jīng),二陽為維。”二陽,指陽明。此穴位于頭部,為足陽明脈氣所發(fā),故名為頭維。一說:《廣雅·釋言》謂“維,隅也。”隅,可當“角”字解。此穴在頭部左右隅角,故以為名。本穴為足陽明、足少陽、陽維之會。備考:《玉龍賦》:“攢竹頭雄,治目疼頭痛。”

9.人迎

穴位:結喉旁。取穴:結喉旁1寸5分,有頸動脈搏動,避開動脈取之。

主治:咽腫、咳嗽、癭氣、瘰疬。針灸:針3分,不可深刺。禁灸。

穴名淺解:《素問·寶命全形論》:“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本穴位于結喉旁,為咽喉要地,是人賴以生存、迎送吞吐天氣、地氣(五谷之氣)的部位,故名為人迎,又名天五會。此穴為足陽明、少陽之會。備考:《天星秘訣》:耳鳴腰痛,先此后耳門及三里。

10.水突

穴位:人迎穴下,氣舍穴上。取穴:從人迎與氣舍兩穴之間取之。

主治:咽喉痛、咳逆氣喘不能平臥。針灸:針3~4分,灸3~5壯。

穴名淺解:水,指水谷:突,在此有突出沖動的含義。人當進飲食、水谷下咽時,此穴的部位向上沖動,故名為水突,又名水門(水谷之門)。對于水飲上嗆,用之有效。備考:《甲乙經(jīng)》謂:咳逆上氣,咽喉癰腫,水突主之。

(四)足太陰脾經(jīng)

足太陰脾經(jīng)左右共42穴。此經(jīng)主要病候為:胃脘痛、腹脹、飲食不化、舌根強痛、嘔吐、噫氣、心下急痛、心煩、便溏、下痢、黃疸、小便不利、身重肢痠、膝股內(nèi)側浮腫。

1.隱白

穴位:足大趾內(nèi)側端。取穴:距趾內(nèi)側爪甲角約一分處取之。

主治:嘔吐、暴泄、癲狂。針灸:針1~2分,灸2~3壯。

穴名淺解:“隱”可當蔽避解。白為金色。本穴為脾經(jīng)的井穴屬木。脾土生金,又承受厲兌之金,經(jīng)氣從本穴開始上升(從足走腹),而金氣潛隱居下,故名為隱白。凡暴泄、癲狂、嘔吐、衄血、尸厥等急促狂亂之癥,宜激動此蘊育金氣之穴,加以鎮(zhèn)攝。備考:《銅人》:隱白,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刺之立愈。

2.大都

穴位:足大趾本節(jié)前陷中。取穴:足大趾內(nèi)側,趾蹠關節(jié)前赤白肉際取之。

主治:胃痛、腰痛、便秘。針灸:同上穴。

穴名淺解:“都”在此義為豐盈。本穴在大趾內(nèi)側本節(jié)前,該處肌肉豐盈,故以大都名之。本穴為脾經(jīng)滎穴,屬火,“滎主身熱”。備考:《百證賦》:“熱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經(jīng)渠。”

3.太白

穴位:足內(nèi)側核骨下。取穴:于第一蹠骨小頭后赤白肉際取之。

主治:胃痛、霍亂、腰痛。針灸:針3分,灸3~5壯。

穴名淺解:金星別名太白星,又神名,《淮南·墜形》:“西方金也,其神為太白。”本穴在五俞穴中為俞,屬土;但以太白星為名,已示意本穴在功用上對于土虛金弱,或金病累土之癥,均可選用,因名為太白。備考:《通玄指要賦》:“太白宣導于氣沖。”

4.公孫

穴位:足大趾內(nèi)側本節(jié)后。取穴:于太白后一寸,赤白肉際取之。

主治:胃痛、膨脹。針灸:針5~8分,灸3~5壯。

穴名淺解:土居正中為公,旁支為絡為孫。本穴是脾經(jīng)溝通胃經(jīng)的絡穴,蓋以脾土居中央在形位上為公,可以濡養(yǎng)四末,在功用上為孫(可治多種病癥),故名為公孫。備考:《標幽賦》:“脾冷胃寒,瀉公孫而立愈。”

5.商丘

穴位:內(nèi)踝下微前陷中。取穴:當足內(nèi)踝的前下方陷中(在中封、照海之間)取之。

主治:腸鳴腹脹、溏瀉、便秘、痔瘡。針灸:針3分,灸3壯。

穴名淺解:本穴在足內(nèi)踝前,“丘”在此處形容踝骨突起,好似丘陵。“商”于聲為金。本穴為脾經(jīng)的經(jīng)穴,屬金,故以商丘之名以標志之。本穴是脾經(jīng)的子穴,凡本經(jīng)實證,可瀉之。備考:《玉龍賦》:“商丘解溪丘墟,腳痛堪追。”

6.三陰交

穴位:內(nèi)踝上3寸。取穴:于內(nèi)踝直上3寸處,當脛骨后緣取之。

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遺尿、失眠、脾胃虛弱。針灸:針5~8分,灸5~10壯。孕婦禁針。

穴名淺解:本穴為足太陰、厥陰、少陰三經(jīng)的交會穴,固名為三陰交。凡屬脾肝腎三經(jīng)的證候與血分有關的,均可選用。但宜用補法,忌用瀉法,蓋陰血宜補不宜瀉的緣故。備考:《百證賦》:“針三陰與氣海,專司白濁與遺精。”

(五)手少陰心經(jīng)

:

本經(jīng)左右共18穴。本經(jīng)病候:心痛、嗌干、口渴欲飲、目黃,實則喜笑不休,虛則悲泣驚恐。脅痛、手臂內(nèi)側痛,掌心發(fā)熱。

1.極泉

穴位:腋下筋間。取穴:手平伸舉,當腋窩中間動脈應手處取之。

主治:心痛、目黃、臂肘冷痛。針灸:針3分,灸7壯。

穴名淺解:“極”當高字解。“泉”為水之源。本穴居心經(jīng)最高之位,其經(jīng)好似從高而深的部位流出,故名為極泉。備考:《銅人》:極泉治心痛干嘔,四肢不收,咽干煩渴,臂肘厥寒……。

2.青靈

穴位:肘上三寸。取穴:仰臥,少海穴上3寸,手掌按后頭取之。

主治:頭痛、目黃、肩臂不舉。針灸:同上穴。

穴名淺解:本穴屬于手少陰經(jīng),少猶青也,具生發(fā)之氣;心為君主之官,通竅而藏靈,因以青靈名之。觀本穴主治多為虛癥,便可印證穴名的意義。備考:《銅人》:青靈治肩臂不舉,頭痛振寒,目黃脅痛。

3.少海

穴位:肘內(nèi)側橫紋頭。取穴:仰臥,手掌按后頭,于肘窩橫紋頭處取之。

主治:頭痛、齒痛、瘰疬。針灸:針5~8分,灸3~5分壯。

穴名淺解:“少”在此處有代表手少陰經(jīng)的含義,“海”為泉水所歸。本穴為該經(jīng)的合穴(其經(jīng)氣象百川匯合入海),屬水,故以少海名之。備考:《席弘賦》:“心疼手顫少海間,若要除根覔陰市。”

4.靈道

穴位:掌后1寸5分。取穴:仰掌,從掌后橫紋神門穴向上量1寸5分取之。

主治:心痛、暴瘖、瘛瘲。針灸:針3~4分,灸3~7壯。

穴名淺解:“道”在此義為道路。本穴屬心經(jīng),心主血,屬陰,陰之精曰靈,故以靈道名之(通靈之道)。本穴為該經(jīng)的經(jīng)穴,屬金,凡火盛尅金,喘咳之癥,宜補此穴,益水以御火。備考:《千金》:靈道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

5.通里

穴位:掌后1寸。取穴:靈道穴下5分處取之。

主治:熱痛心煩,心悸怔忡、頭痛、暴瘖、目眩。針灸:針3分,灸3壯。

穴名淺解:本穴為心經(jīng)的絡穴,別走手少陽小腸經(jīng),為表里經(jīng)相通之穴,故名通里。“里”在此有二義,一為通理表里二經(jīng),一為通心經(jīng)之里。備考:《玉龍賦》:“通里療心驚而即瘥。”

6.陰郄

穴位:掌后去腕5分。取穴:通里穴下5分處取之。

主治:心痛、驚悸、盜汗、鼻衄。針灸:同上穴。

穴名淺解:“郄”義為隙,指孔竅。本穴屬手少陰經(jīng),又是本經(jīng)的郄穴,故名以陰郄。郄穴多用于急癥。備考:《百證賦》:“陰郄后溪,治盜汗之多出。”

(六)手太陽小腸經(jīng)

:

本經(jīng)左右共38穴,主要病候:耳聾、目疾、頷腫、咽喉痛,肩、臂外側后緣痛。

1.少澤

穴位:手小指端的外側部。取穴:從小指外側端爪甲角一分許取之。

主治:頭痛、目翳、催乳、鼻衄、中風昏迷。針灸:針1分,灸3壯。

穴名淺解:本穴為小腸經(jīng)井穴,屬金,金能生水。本經(jīng)為火經(jīng),金水之穴,承本經(jīng)之陽火尅制,化為陰柔之水,故以少澤名之。備考:《百證賦》:“攀睛攻少澤肝俞之所。”《玉龍賦》:“婦人乳腫,少澤與太陽之可推。”

2.前谷

穴位:手小指外側本節(jié)前。取穴:握拳,于本節(jié)前骨邊赤白肉際陷中取之。

主治:耳鳴、頭項痛、乳痛。針灸:針2~3分,灸3~7壯。

穴名淺解:本穴位于小指外側本節(jié)前凹陷處,故以前谷名之。本穴為該經(jīng)的滎穴,屬水,凡本經(jīng)熱癥如喉痹、熱病汗不出者宜補此穴,以溢水制火。備考:《圖翼》:主治婦人產(chǎn)后無乳。

3.后溪

穴位:手小指外側本節(jié)后。取穴:握拳,于小指尺側本節(jié)后赤白肉際取之。

主治:頭項強、目赤、耳聾、寒熱。針灸:針5~8分,灸3~7壯。

穴名淺解:本穴位于小指外側本節(jié)后凹陷處,承少澤、前谷之波澤,流經(jīng)此處成溪,故以后溪名之。本穴為該經(jīng)的俞穴,屬木,為本經(jīng)的母穴,凡本經(jīng)虛癥,宜補此穴。備考:《百證賦》:“治疸消黃,諧后溪勞宮而看。”“后溪環(huán)跳,腿疼刺而即輕。”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