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基礎醫(yī)學理論 > 病理學 > 正文

感染性心內膜炎病理變化

2020-02-20 10:26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預約>> 有問必答>> 報考測評>>

感染性心內膜炎病理變化

本病的基本病理變化為在心瓣膜表面附著由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和感染病原體沉著而組成的贅生物。后者可延伸至腱索、乳頭肌和室壁內膜。贅生物底下的心內膜可有炎癥反應和灶性壞死。以后感染病原體被吞噬細胞吞噬,贅生物被纖維組織包繞,發(fā)生機化、玻璃樣變或鈣化,最后被內皮上皮化。但心臟各部分的贅生物愈合程度不一,某處可能被愈合,而他處的炎癥卻處于活躍期,有些愈合后還可復發(fā),重新形成病灶。當病變嚴重時,心瓣膜可形成深度潰瘍,甚至發(fā)生穿孔。偶見乳頭肌和腱索斷裂。

本病的贅生物較風濕性心內膜炎所產生者大而脆,容易碎落成感染栓子,隨大循環(huán)血流播散到身體各部產生栓塞,尤以腦、脾、腎和肢體動脈為多,引起相應臟器的梗塞或膿腫。栓塞阻礙血流,或使血管壁破壞,管壁囊性擴張形成細菌性動脈瘤,常為致命的并發(fā)癥。如腦部的動脈滋養(yǎng)血管栓塞而產生動脈瘤,往往可突然破裂而引起腦室內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導致死亡。彌漫性腦膜炎較腦膿腫為多見。

感染病灶

本病常有微栓或免疫機制引起的小血管炎,如皮膚粘膜瘀點,指甲下出血,Osler結和Janeway損害等。感染病原體和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結合成免疫復合物,沉著于腎小球的基底膜上,引起局灶性腎小球腎炎或彌漫性或膜型增殖性腎小球腎炎,后者可引起腎功能衰竭。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