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復習效率,搜集整理了“2021年中醫(yī)專長醫(yī)師資格考核考點:活血化瘀藥的主治疾病”的知識點,詳情如下:
活血止痛藥
1.川芎
【性能】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應用】
(1)血瘀氣滯痛證。為“血中氣藥”,是治療血瘀氣滯要藥。
(2)頭痛,風濕痹痛。為治頭痛要藥,前人有“頭痛不離川芎”之說。治頭痛,無論風寒、風熱、風濕、血虛、血瘀均可隨證配伍用之。
2.延胡索
【性能】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功效】活血,行氣,止痛。
【應用】氣血瘀滯諸痛證。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用法】煎服,研粉吞服。
3.郁金
【性能】辛、苦,寒。歸肝、膽、心經。
【功效】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
【應用】
(1)氣滯血瘀痛證。
(2)熱病神昏,癲癇痰閉。
(3)吐血,衄血,倒經,尿血,血淋。
(4)肝膽濕熱黃疸、膽石癥。
【使用注意】畏丁香。
4.姜黃
【功效】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主治病證】氣滯血瘀痛證;風濕痹痛;牙痛,瘡瘍癰腫,皮癬痛癢。
5.乳香
【功效】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
【主治病證】跌打損傷,瘡瘍癰腫;氣滯血瘀痛證。
【使用注意】胃弱者慎用;孕婦及無瘀滯者忌用。
活血調經藥
1.丹參
【性能】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
【功效】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
【應用】
(1)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后瘀滯腹痛。能祛瘀生新而不傷正,為婦科調經常用藥。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風濕瘦證。
(3)瘡癰腫毒。
(4)熱病煩躁神昏,心悸失眠。
【使用注意】反藜蘆。孕婦慎用。
2.紅花
【性能】辛,溫。歸心、肝經。
【功效】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應用】
(1)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為活血祛瘀、通經止痛之要藥。
(2)癥瘕積聚。
(3)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脅痛。
(4)跌打損傷,瘀滯腫痛。為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要藥。
(5)瘀滯斑疹色暗。
此外,還用于回乳、瘀阻頭痛、眩暈、中風偏癱、喉痹、目赤腫痛等證。
3.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4.益母草
【性能】辛、苦,微寒。歸心、肝、膀胱經。
【功效】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應用】
(1)血滯經閉、痛經、經行不暢、產后惡露不盡、瘀滯腹痛。為婦科經產要藥。
(2)水腫,小便不利。
(3)跌打損傷,瘡癰腫毒,皮膚癮疹。
5.牛膝
【性能】苦、甘、酸,平。歸肝、腎經。
【功效】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應用】
(1)瘀血阻滯的經閉、痛經、經行腹痛、胞衣不下、跌打傷痛。為治療經產病要藥。
(2)腰膝酸痛,下肢痿軟。
(3)淋證,水腫,小便不利。
(4)頭痛,眩暈,齒痛,口舌生瘡,吐血,衄血。能引火(血)下行,以降上亢之陽和上炎之火。
【用法】煎服。活血通經、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宜生用,補肝腎、強筋骨宜酒炙用。
6.雞血藤
【功效】行血補血,調經,舒筋活絡。
【主治病證】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風濕痹痛,手足麻木,肢體癱瘓,血虛萎黃。
活血療傷藥
1.土鱉蟲
【功效】破血逐瘀,續(xù)筋接骨。
2.骨碎補
【功效】破血續(xù)傷,補腎強骨。
3.馬錢子
【功效】散結消腫,通絡止痛。
【用法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調涂。
【使用注意】內服不宜生用及多服久服。本品所含有毒成分能被皮膚吸收,故外用亦不宜大面積涂敷。孕婦禁用,體虛者忌用。
破血消癥藥
1.莪術
【功效】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2.水蛭
【功效】破血通經,逐瘀消癥。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中醫(yī)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止血藥的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
2021年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yī)師資格考核【中藥的劑量與用法】
上文內容“2021年中醫(yī)專長醫(yī)師資格考核考點:活血化瘀藥的主治疾病”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試信息、復習資料、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實踐技能欄目。